箭无虚发的成语故事


箭无虚发

拼音jiàn wú xū fā

基本解释箭:弓箭;虚:空。箭射得准,每发必中。形容箭术高明。

出处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朱伺与贼水战,左右三人上弩给伺,伺望敌射之,箭无虚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箭无虚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箭无虚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草衣木食 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,熬枯受淡。”
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。”
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趁火打劫 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自力更生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金光闪闪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闪闪,手中雪刃辉辉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暴发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《雪蓑道人传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风韵,只是玩世不恭,人难亲近耳。”
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《陪衡阳游耆阇诗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